光通信系統中心主要包含四個實驗室,分别是射頻光子學實驗室、寬帶接入與光網絡技術實驗室、光量子信息實驗室和光通信系統實驗室,詳細介紹如下:
射頻光子學實驗室:隸屬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和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是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校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徐坤教授,團隊主要從事光纖無線融合通信、微波光子系統、泛在無線感知與互聯、計算成像與深度學習、智能内容創造與傳播、人工智能與光子神經網絡、數字化采集與智能圖像處理、文化大數據體系等方向研究與應用工作。在國家級、省部級、校級以及企業合作等四十餘項目的持續資助下,團隊建立了國内一流的微波和光波系統測試與應用平台,研究内容涵蓋理論分析、系統應用和工程開發等多方面,成果主要應用于寬帶通信、人工智能、智能計算、生命健康和文化創意等熱門領域。團隊包括責任教授一名、教授五名、副教授四名,大都來自清華、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的知名高校和科研單位,其中三人獲得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稱号,團隊成員成果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PRL》、《Nano Letters》等國際頂級刊物發表。
團隊成員:徐坤,戴一堂,周月,尹飛飛,戴鍵,張天,桂麗麗,歐燕妮,徐興元,于振明
博士後:陸澤營,白雲平
寬帶接入與光網絡技術實驗室:依托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面向光纖/無線通信系統關鍵技術,主要從事寬帶接入與傳感、智慧光網絡、高速光傳輸、無線光通信、射頻微波EDA等方向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20餘項和企業合作項目近30項,科研經費充足,為青年學子提供了強有力的平台支撐。在高速大容量光傳輸、寬帶網絡數字孿生與性能監測、光與無線通信融合、智能傳感網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國内/外領先的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教育部和江西省科技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獎等數十項。團隊有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3人在國家級科研平台和全國一級學會擔任要職、2人享有國家特殊津貼,并有多人獲得霍英東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獎、北京市師德先鋒稱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吳文俊優秀青年等榮譽稱号。
團隊成員:張治國,張民,陳雪,王立芊,王丹石,蔡善勇,張豪傑,李永嘯,張偉,楊桃,
博士後:李進,張春宇
企業導師:唐雄燕,施社平
光量子信息實驗室:隸屬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及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團隊現有教授1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員1人,講師3人,另有兼職教授4人。從2011年開始,我團隊圍繞連續變量量子密碼、量子時頻基準及其傳遞、量子濾光及量子關聯成像等方向展開研究。近5年來發表SCI論文5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餘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授權軟件著作權6項,在密碼标準委員會和通信标準委員會牽頭撰寫連續變量量子保密通信行業标準2項。近5年來,團隊承擔或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等多項課題,獲得國家和企業資助超7000餘萬元。在量子密碼、量子時頻基準及其傳遞、量子濾光及量子成像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研究水平。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Quantum Sceicence and 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等權威刊物發表ESI高被引論文多篇。
團隊成員:喻松,楊展予,羅斌、蔣天炜、陳星,張一辰,李俊晖、商建明、王翔宇
兼職教授:傅喜泉、林平衛、徐兵傑、房芳
光通信系統實驗室:實驗室當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無線光通信技術、光纖傳感、智能物聯網、智慧醫療等研究方向,實驗室擁有較齊全的任意波信号發生器、光電信号分析儀、射頻網絡分析、誤碼分析儀等儀器儀表。實驗室多年來一直承擔國家重點項目和縱、橫向項目;在電路設計、信号處理、機器學習、區塊鍊等研究領域等取得了多項國内/外領先的創新成果,發表相關領域SCI、EI檢索論文數十篇,獲國家專利授權30多項。
團隊成員:張陽安、張明倫、張錦南、袁學光
企業導師:黃照祥